文章最后有文化素养测验,要不要试试?
有这么一个汉字,我们平时几乎不会遇见,但一旦提起,总能让人想起那些古老的故事和悠远的岁月。
这个字就是“逖”。
说到“闻鸡起舞”,这不仅是个古老的故事,它简直就是现代牛马奋斗的完美写照! 古代的名人祖逖和刘琨,他们可是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”的最佳代言人。
详解逖字
含义与用法:
这个字的含义相当直接,就是“远”的意思。这个字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反映了古人对于距离和空间的感知。
在古文中,它常常用来描述距离上的遥远,比如在《尚书》中有
“逖矣!西土之人”
,这里的“逖”就是用来形容西方的人离我们很远。
同时,“逖”字也可以用作动词,表示使什么东西远离,有点类似于“驱逐”的感觉。
“逖闻”表示在远处听到;“逖远”则直接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;“逖慕”则是指仰慕远方的人或事物。
读音:“逖”字的正确读音是tì,第四声,同“替”音。跟狄仁杰的“狄”要区分开。
“逖”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,但说到“闻鸡起舞”的主人公“祖逖”,大家应该都知道。他的名字中带有“逖”,可能也是为了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吧。
但是,人家的名儿,你确定没读错吗?
“闻鸡起舞”这个成语背后,有着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故事。
话说在东晋时期,有两个哥们儿,祖逖和刘琨,他们都是有志青年,心怀国家,梦想着有一天能收复失地,为国争光。
这俩哥们儿经常凑到一块儿,她们有个共同的习惯,就是每当公鸡打鸣,他们就会立刻起床,拔剑起舞,练习武艺。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半夜三更,鸡鸣声起,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,但这俩哥们儿却已经起床,开始了他们的日常训练。
“闻鸡起舞”这个成语,就这样流传了下来。它告诉我们,有志者事竟成,只要你有决心,有毅力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就像祖逖和刘琨,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,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,刘琨也成为了征北中郎将。他们以北伐中原、恢复中华为己任,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!其事迹至今仍被后人传颂!
等等,别以为这只是古代人的事儿。在今天,这个成语依然有着它的意义。想想看,那些每天早起的学霸,那些凌晨还在加班的打工人,他们不也是在“闻鸡起舞”吗?他们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着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。
现在,我们用“闻鸡起舞”来形容那些有志向、有抱负,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人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份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永远不变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得像祖逖那样,无论外界如何喧嚣,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,合理规划时间,专注于自己的目标,不断努力提升自己。 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,也是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。
文化素养测验:你知道下边的成语吗?评论区见。提示:早起晚睡,勤奋不懈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