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
“东莞存在灌水活牛进入屠宰场”
引发关注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
注水牛肉能吃吗?
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?
01
注水牛肉该如何分辨?
近期,有市民报料称,在东莞市厚街镇七姐妹山上存在一处注水牛窝点。牛贩子为牟取暴利,每日拉牛到此处进行注水,以增加牛的重量牛贩子为牟取暴利。
经估算,每头牛的注水量近50升,可给牛增重近百斤。
9月6日上午,东莞市委、市政府就“东莞存在灌水活牛进入屠宰场”一事发布通报,灌水牛供应商等5名人员,已被警方控制。
那么,注水牛肉有什么危害?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呢?
1
品质较差,口感味道不佳
牛肉注水后会损害肉本身的细胞结构,口感会变差。注水越多,口感越差。
2
水质得不到保证,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
牛中注入的水的“水质”本身可能存在安全威胁,有些黑心商家甚至会使用污水注射,这些水中本身容易存在病原微生物,还可能存在操作过程缺乏消毒杀菌措施、劣质屠宰场的卫生环境难以保证等问题。
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牛体或牛肉被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污染的几率,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危害。
3
有可能添加“额外物质”
有些不法商家在注水的过程中还会额外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,甚至是非法添加物,存在更大的危害。
02
如何辨别注水牛肉
谨记这4招!
1
观察牛肉的颜色
一般正常的牛肉颜色呈暗(深)红色,表面有皱纹;
注水的牛肉多呈鲜红色,且由于水的稀释而发白、发亮,表面光滑无褶。
2
观察刀口
正常肉新切面光滑,无或有很少汁液渗出;
注水肉切面有明显不规则淡红色汁液渗出,切面呈水淋状;用刀切,注水肉弹性差,刀切面如肿胀一样。
3
用手摸,看触感
购买牛肉可以手触感觉,正常的牛肉由于风干作用,表面干燥,肉质弹性较好。
而经过注水的牛肉纤维被破坏,肉质变软,一般不会特别粘手,按压之后不容易回弹,摸起来有湿润的感觉。
4
从油脂判断
可以用卫生纸进行测试,注水牛肉5秒钟左右就能让卫生纸湿透,而合格牛肉上的纸巾只会留下少许油渍。
03
除了注水肉
合成肉也要加以警惕
如今市面上有许多食品都并非直接由动植物加工而成,而是由人工合成的。鱼丸里面有鱼吗?蟹柳是螃蟹做的吗?牛肉丸是纯牛肉吗?答案都是否定的!
这些合成肉缺乏营养价值,经常吃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1
什么是合成肉?
所谓合成肉,就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剂(如果胶、卡拉胶)加工而成的整块肉,简单说就是把零散的肉凝结在一起,使之成为整块。合成肉虽然不是从动物身上切下来完整一块肉,但也算是肉制品。
很多人都担心加入的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影响肉的安全性:
我国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中明确规定,卡拉胶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;而TG酶在平时吃的动物组织里也有,所以只要符合国家相关使用标准,大家可放心食用。
但这并不是说合成肉一点儿问题也没有,因为是拿碎肉加工的,工序比直接切肉复杂得多,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,还容易引发卫生安全问题。
2
这5种肉多是“合成肉”
合成肉的质量参差不齐,在日常购买时要擦亮双眼,而以下这5种肉多是合成肉的“重灾区”。
牛 排
市面上的牛排根据加工方式不同,可分为“原切牛排”和“重组牛排”。
原切牛排都是从牛肉上直接切割下来的一整块牛肉,价格相对较高;重组牛排(即合成牛排)是把碎肉合成一起来压制成牛排,过程中加了添加剂,价格相对亲民。
识别技巧:包装上有“谷氨酰胺转氨酶(TG酶)、大豆分离蛋白、食用胶、卡拉胶”等字样的都是重组牛排。
合成牛排大都是经过解冻、处理、再冷冻的,这过程中自然也加大了细菌和污染的风险。
而对于肠道敏感人群和儿童来说,食用添加了卡拉胶的食品还会提高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。因此,最好的选择是购买正宗原切牛排,虽然价格昂贵,但吃着放心健康。
牛(羊)肉卷
街边小餐馆里的牛、羊肉卷售价极为便宜,原因就在于多是利用碎肉和粘合剂组成的合成肉卷,合成肉卷虽然吃起来和羊牛肉口感相似,但里面的营养价值却很低,大家尽量少吃。
识别技巧:合成肉卷容易散、纹路少、软黏、脂肪和精肉之间界限分明。
蟹肉棒
就像鱼豆腐没有鱼、龙虾丸没有龙虾一样,蟹棒和螃蟹其实毫无关系,而是冷冻鱼糜的“仿生食品”。
蟹肉棒成分基本是:鱼糜、水、大豆蛋白、淀粉、食品添加剂。个别的成分中还有鸡肉和猪肉,螃蟹根本没有出现在配料表上。
冷冻鱼糜经过急速解冻之后再次冷冻,口感就会偏向蟹肉的肉质,再用机器做成蟹肉的棒状外形,最后在外面涂上食用色素,加入蟹香风味的香精,就成了大家爱吃的蟹棒。
而市面上价格高低不等的蟹棒,其差别仅在于鱼糜(鱼肉)品质的好坏、淀粉含量的多少及蟹提取物的品质。
鸡柳、鸡排
鸡柳、鸡排都是用鸡胸脯肉做成的吗?其实不然!
类似的鸡肉制品往往是采用人工合成的方式,将鸡身上肉质较差的部分剔除下来,混合一些鸡胸肉,剁成肉泥,再添加淀粉增加肉泥黏性,搅拌成形后加入一些调味料,下锅炸制而成。
识别技巧:这类小吃入口很松软,一咬就掉,没有肉的嚼劲。
类似的肉类制品往往成本低廉,生产环境不合格,原料质量难保证,加之使用劣质食用油高温油炸,对健康可没什么好处。
火腿肠
大多数火腿肠都是用瘦肉和少量的淀粉制作而成,但市面廉价的烤肠大多选用边角肉和淀粉。
为保证食品卫生,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品牌,多看配料表,主要注意商品中的淀粉含量以及肉类含量。
除了上述这些,生活中常见的合成肉还有很多,如培根、午餐肉、肉丸子等等。
虽然不能全盘否定这些美味的食物,但还是要尽量减少食用频率,多吃新鲜的肉类。
04
如何安全吃肉?
吃肉方式大有学问,大家谨记以下3点,在家吃出“健康”:
1
忌炖煮过度
肉并非炖煮得越烂越好。
在200℃-300℃的温度下,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、肌酸肝、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芳族胺基,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,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。
2
忌腌肉煎炸
咸肉含硝,油炸油煎后,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。因此食用咸鱼、咸肉、香肠、火腿等食品时,忌煎炸。
正确的食用方法是:把咸肉、香肠、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,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。同时,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,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,而且能杀菌。
3
忌瘦肉超量
有些人认为吃肥肉会发胖,吃瘦肉既不会发胖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入,就只吃瘦肉。其实事实是:吃瘦肉要适量,并非多多益善。
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,蛋氨酸在某种酶的催化下可变为同型半胱氨酸,同型半胱氨酸过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进一步将引发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脑梗死、脑出血等。
怎么健康吃肉
看完今天的推文
想必大家都有答案了
快把这篇健康肉肉指南
分享给亲朋好友吧
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
把“广东科普”设为星标吧~
↓↓↓
今日推荐视频
为什么衣服晒不干
闻起来像“臭鸡蛋”?
最近
广东地区频频暴雨
小心你晒不干的衣服
可能会让你变成“臭鸡蛋”!
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?
戳视频
查看雨天衣物拯救指南
热门阅读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)
原标题:《官方通报!2分钟给牛灌水近50升!注水牛肉有哪些危害?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