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麸质的食品主要来源于小麦、大麦、黑麦等谷物及其加工制品。以下是常见的含麸质食品分类及具体例子:
1. 谷物及主食类
小麦制品:
面包(白面包、全麦面包、法棍等)
面条(拉面、挂面、意大利面、乌冬面等)
饺子皮、馄饨皮、包子皮、馒头、烙饼等
黑麦制品:
黑麦面包、黑麦面条
大麦制品:
大麦米、大麦片、大麦茶、部分啤酒
2. 烘焙及甜品类
烘焙食品:
饼干(苏打饼干、曲奇等)、蛋糕(戚风蛋糕、海绵蛋糕)、派(苹果派、南瓜派)、泡芙、马卡龙等
披萨饼皮、面包糠、烘焙粉(如泡打粉)
甜点:
冰淇淋、巧克力棒、奶酪棒、蛋卷、雪糕、布丁等
3. 加工食品
加工肉类:
香肠、腊肠、午餐肉、培根、火腿、鱼丸、肉丸等(外层可能裹面粉或含麸质添加剂)
方便食品:
方便面(油炸或非油炸型)、速冻水饺、速冻馄饨
调味品及酱料:
酱油、生抽、老抽、豆瓣酱、沙拉酱、番茄酱(需查看配料表是否含小麦)
麦芽糖浆、麦芽糊精、某些增稠剂或乳化剂
4. 饮料类
啤酒:
传统啤酒由大麦酿造,含麸质。部分品牌提供无麸质啤酒(需标注)。
其他饮品:
含麦芽或小麦成分的饮料(如部分麦芽汁、能量饮料)
5. 隐形麸质来源
燕麦:
燕麦本身不含麸质,但种植或加工过程中可能与小麦、大麦交叉污染,需选择明确标注“无麸质”的燕麦。
预包装食品:
如薯片、膨化食品、零食(如虾条、辣条)等,可能添加含麸质的面粉或添加剂。
6. 其他需警惕的食品
麦片及早餐谷物:
含小麦、大麦、黑麦的麦片,如什锦麦片、玉米片等。
烘焙原料:
小麦粉、黑麦粉、大麦粉、面包改良剂等。
健康饮食建议
特殊人群需严格避免麸质:
乳糜泻患者、麸质敏感者或麸质不耐受者需完全避免上述含麸质食品,并选择无麸质替代品(如大米、藜麦、玉米粉等)。
普通人合理摄入:
对健康人群而言,麸质是正常饮食的一部分,无需刻意避免。但建议减少精制谷物(如白面包、白面条)摄入,优先选择全谷物(如全麦面包、糙米),以增加膳食纤维和营养素。
警惕“隐形麸质”:
购买加工食品时仔细阅读标签,注意“可能含小麦”“含麸质”等提示。
替代方案:
无麸质主食可选择大米、藜麦、荞麦、玉米、土豆等;无麸质烘焙可用杏仁粉、椰子粉、木薯粉等替代小麦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