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一种说法,认为青岛是在胶州湾内的一个小岛。德国鬼子侵占青岛,首先占领的就是这个小小的青岛,并在岛上建立灯塔。德国要给占领地区取一个名字,首先就想到这个名叫青岛的小岛,那就叫青岛吧。而对于这个原来的小小青岛,为了区别,就在前面加一个“小”字。
“青”是一种颜色,难道青岛的命名真和颜色没有一丁点关系吗?还真有。这一种说法认为青岛的“青”来自阴岛。阴岛是胶州湾最北部的一个岛屿,岛上树木茂密,郁郁青青。来往此地的船只看到岛上一片青,就称这里为青岛。时间一长,就成了整个地区的名称。
不过这几种说法,很多学者并不认同。有人认为青岛名称的来源,不是因为什么小青岛,而是胶州湾海口附近有一个叫青岛的渔村,在明神宗万历时成为对外贸易的口岸。到了清穆宗同治二年,1863年,清朝为了适应国际形势需要,在青岛设置了海关分支机构。
1886年,有一个名叫刘仓芬的道员,他在一篇有关胶州湾查勘的条陈中就提到了青岛,说胶州湾出口东侧有个高四十七八丈的青岛,隶属于即墨县。不晚于光绪十七年,1891年,青岛成为了镇,称之为青岛口。
在1898年至1929年分别被德国、日本占据时,这里正式的地名是“胶澳”。德国驻青岛的总督,正式名称为胶澳总督。那时的青岛,只是德占胶澳的一个小小市镇。具体位置,就在胶州湾东侧,青岛市区偏东。和刘仓苍所说的高四十七八丈的青岛,应该是同一个地方。
1899年,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把德占区统一命名为青岛,这是青岛作为一个城市名出现最早的记载。从此,不管青岛的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,这一片地区就统称为青岛。
在明清以前,人迹罕至的青岛一直隶属于莱州府即墨县。等到青岛成为胶东半岛最大城市时,反而超过了原来所属的即墨。1929年,青岛被收回后,命名为青岛特别市,差不多相当于直辖市了。
1945年,民国第二次从日本手上收回青岛后,依然是特别市。到了1958年,即墨县反而被划给了青岛,一直青岛经济版图上重要组成部分。2017年9月,即墨县改区,这也意味着青岛市的经济再次腾飞,如虎添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